第(2/3)页 众人排队摁着手印,宋宁继续说下一个话题,她站在门口,问道:“廖苗氏被杀后,她房间里丢失了财物。” 当时审钱少恩时没有找到,钱少恩自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所以案件的卷宗上就是空白的。 “卷宗上登记的有,银簪四只,金簪六支,珠两个,珍珠以及金耳钉两副,玉手镯一只银手镯一只。”宋宁道,“依杨正和的财力,不会要这些东西,所以,这些东西他很有可能丢掉。” “有没有人捡到?只要站出来承认这件事,本官将不追究旁的责任!” 宽敞却拥挤的街上,无数人闹哄哄地在说话,讨论着这个案子,猜测着杨正和从廖苗氏家中离开到客栈,他走的路线里会路过哪些地方,又有哪些地方适合丢弃或藏匿东西。 足足聊了一盏茶的时间,依旧没有结果。 宋宁凝眉,翻着刚才得到的所有人证词,宋元时道:“就算找不到脏物,也够定罪了。” 宋宁正要说话,忽然在她的身后,有人道:“我知道在哪里!” 宋宁回头,惊讶地看着说话的杨正本。 四周也安静下来。 杨正和看向弟弟,眼中有惊愕。 “我知道那些首饰在哪里。”杨正和道,“我不但知道廖苗氏的首饰,我还有苏青娘留存在竹屋一只耳环。” 宋宁扬眉,问道:“在哪?” “大人能否看在学生主动供出证物的份上,虽罚可不记过录档呢?”杨正和低声道,“念在学生虽愚蠢,可是为了兄弟情的份上,只求大人不录档。” 大周的考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档案。 从秀才开始,都想要三代内身家清白方有资格考学为官。 宋宁看着他,他冲着宋宁磕头:“学生求大人。” “如果本官不同意,你就不拿证物了?”宋宁反问他。 杨正和摇头:“学生还是会拿!” “行吧,你拿吧。”宋宁道。 杨正和和家里的婆子交代:“在茅房的横梁上,你将箱子拿过来,钥匙在我身上。” 婆子回去取箱子。 “是这样。学生见过苏青娘,当时她戴的就是这个耳环,她死后没几日我回到洛阳,并在竹屋内发现了这个耳环。” 杨正本继续道:“廖苗氏的首饰,是我在我哥书房里找到的。他的书房里的书画后有一个壁橱,里面放着他的珍宝,前些日子我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准备投案自首的。” 杨正和震惊地看着杨正本,指着他骂道:“杨正本,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杨正本看了他一眼,不再说话了。 在此刻以前,他一直认为,如果家里留一个孩子,那一定是留哥哥。哥哥聪明能干,而他什么都不会。 可是现在他改变了观点,至少,在做人行事上他比他哥哥好。 他没有必要替哥哥去死! 也不想死的不清不白背负骂名,更想好好的清清白白地活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