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致这些拜偶像之国所剩下的百姓,成了他们多少世代的祸害,正如至高神所说的,作了他们“眼中的刺,”和“肋下的荆棘。” 温逸:“.......感觉这群人好傻啊。” 夜景陌:“但是的确很符合实际情况。” ......................... 人“与他们混杂相合,学习他们的行为。”他们与迦南人通婚,拜偶像之风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全地。 “侍奉他们的偶像,这就成了自己的网罗。把自己的儿女祭祀鬼魔,……那地就被血污秽了。……所以至高神的怒气向祂的百姓发作,憎恶祂自己的产业。” 在那些曾经领受伊瑟族第二任领袖训诲的一代尚未过去之前,拜偶像的风气还不十分猖獗; 可惜作父母的已经为儿女开了背道之门。那些初征服迦南地的人并没有注意耶和华的禁令,如此就撒下了罪恶的种子,在这以后的世代中,不断的结出苦毒的果子来。 以前伊瑟人的淳朴习惯,令他们身体强壮;及至他们与异邦人结交之后,他们就被引诱放纵食欲,养成恶习以致体力渐渐衰退,心智和道德的力量也渐渐软弱了。 伊瑟人因犯罪而与至高神隔绝,于是祂的能力便离开了他们,他们就再也不能胜过他们的仇敌。这样,那原可以靠着至高神去制伏的列国,反而来管辖他们了。” 温逸:“......你继续。” “伊瑟人离弃了领他们出奴苦地的至高神,他们列祖的主。祂曾在旷野引他们如羊群。却因他们的丘坛,惹了祂的怒气,因他们雕刻的偶像,触动祂的愤恨。” 所以至高神“离弃米洛的帐幕,就是祂在人间所搭的帐棚;又将祂的法柜交与人掳去,将祂的荣耀交在敌人手中。” 然而祂并没有全然地弃绝祂的子民。伊瑟人中总有少数忠于至高神的人;至高神就时时兴起忠心和勇敢的人来革除拜偶像的恶习,并拯救伊瑟人脱离仇敌的手。 但当拯救者去世,百姓的治理松弛之后,他们又渐渐回去敬拜偶像了。这样,背道与受罚、认罪与蒙救的故事,反复地重演了多年。 温逸:“......不得不感慨我主的仁慈。要是我的话,我可能早把那群悖逆的子民给丢弃了!” “再后来,伊瑟人又做错了事触怒我主至高神,这次灾难就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