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当埽罗与先知们一同敬拜至高神时,我主的灵在他心中运行,使他有很大的改变。神圣纯全圣洁的光辉照耀在他心内的黑暗里。 他看清自己的真相,好像我主了解他一样。他又看到圣洁的华美。从此,他蒙召开始与罪恶和堕光者争战。 他也觉得在这一场战争中,他的力量必须完全从至高神那里而来。他先前对于救恩的计划是模糊不清,飘摇不定的,这时却豁然大悟了。 至高神赐给他勇敢和智慧,使之可以担任这崇高的职务。又向他显明能力和恩典的泉源,并启迪他的悟性,使他明白我主的要求和自己的本分。 埽罗受膏作王,这时并没有通告全国,我主的拣选是要借着掣签的方法来正式宣布的。 因此,伊勒招集百姓到米巴。他先献上祷告,祈求我主的领导;然后就举行掣签的隆重仪式。 众人都在静候结果,于是先掣出了支派、宗族和家室,然后才掣出基士的儿子埽罗来。 但当时埽罗没有在众人中间,他因感觉到那将要落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就已暗暗地退去了。 后来。他被领到会众中间,众人看到他那种君王的风度和尊贵的姿态,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甚是称心满意。 甚至,连伊勒把他介绍给会众的时候,也这样说:“你们看至高神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于是众人发出经久不息,响彻云霄的欢呼,说,“愿王万岁!” 这时,伊勒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并提出国家君主政体的基础,以及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君王不可作一个独裁者,他的权力必须顺服至高者的旨意。他的这一篇演辞记在书上,辞中说明君王的特权和百姓的权利。 虽然百姓曾藐视伊勒的警告,勉强这位忠心的先知答应他们的要求,但他仍要尽量维护他们的自由。 一般民众虽然承认了埽罗为他们的王,然而也有一大群人反对他。 因一个君王不从那最大最有势力的第四和第八支派中选出,而竟自伊瑟人中一个最小的第十二支派中选出来,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耻辱。 所以,他们不肯向埽罗表示效忠,也没有按惯例给他送礼物。那些不肯以感恩之心接受我主所指派之王的,正是从前那些最热烈要求立王的人。 各党派都有他们所要拥戴的人,而且这些领袖中还有几个是自己想争取这尊位的。因此许多人心中妒火如焚。他们骄傲和野心的努力,结果却是失望与不满。”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