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翌南地,回南城,四方街,九章亲王府。 占了四方街整整一条街的九章亲王府内,庭园宽旷,林木葳然,却无雕栏玉砌,丫鬟仆妇行走各处,各自忙活,再无一点多余声响。 王府后院,淇奥斋。 淇奥,是亲王妃亲自取的名,无论是帝都盛京还是回南城内,但凡王府里小主子的居所,都是这个名儿。 这座王府的小主子,乃长安郡主慕长安,九章亲王嫡长女,大翌唯一一位以名作号,且是两字封号的王郡主。 这位郡主最为人所乐道的不是她的容貌,亦非她的才情,也非她的高贵出身与荣宠无双。 世人皆知,九章亲王府的小郡主虽生父生母俱都在世,然而却是自小长在宫里,由荣宸长公主亲自教养的。 瑞和一年末,南疆及西域联合周边诸国进犯大翌南境,回南军人浴血奋战十三日,回南城破。 九章亲王以身殉城,消息传至王府,九章亲王妃自缢,待这位长郡主殿下匆匆从盛京赶来,便是奔丧。 那一日,方将王妃灵柩安置于王爷灵柩旁,便听管家令人前来灵堂传话道,“郡主回府了”。 随姑姑急忙领人迎了出去。那是随姑姑第一次看见这个出生于王府,却长于深宫的小主子。 她青丝如瀑,远看眉眼像极了王妃,待近了便瞧见她未曾束发,一步步走来,裙面却极为服帖。 不似别家贵女疾步时的衣裙翻飞,随辛在心里赞了声,这是一位礼仪极为出色的皇室郡主。 她一脸平静地越过诸人,不哭不闹,眼中也无一丝波澜,仿佛不知她自此双亲俱失。 待随辛上前行礼时,她开口了,声音暗哑,“起,他们在哪儿?” 听着仿佛是多日未沾茶水,涩得紧,声音竟有些破碎,随辛听着,便忍不住想落泪。 她怎么也没法将眼前这个赫赫威仪的皇家郡主与平日王爷口中的那个调皮捣蛋,喜欢捉弄人的小郡主联想在一起。 后来,长安郡主在父母灵前跪了七日。 她生来尊贵,她既已决定的事,更是无人再敢多言半句,只得请护送她来回南的侍卫统领派人送消息回京,可消息一个来回也不止七日。 再后来,随辛便跟在了小郡主身边,照料她饮食起居,真正开始照顾她,随辛才不得不承认,长公主将殿下教导地极好。 郡主虽生来贵极,却不苛待下人,也不随意打骂,无论同谁讲话,都不曾高声而谈,俱是语速和缓。 言行间皆是不疾不徐,仪态从不会出半分差错,真真是再妥帖不过的贵女仪范。 只是随辛也发现了,自家小殿下不大爱出门,各府小姐最欢喜的踏青她兴致缺缺。 她也不爱那些个胭脂水粉,时常在书房一坐,就是半日,若说玩耍,不知同那位少将军打发时间算不算? 从前王妃尚在,想念小郡主时,王爷总会说很多小郡主捉弄各家哥哥们的事儿。 总归,王爷口中的小郡主,极为活泼,便是她们这些随身伺候的,虽不常见到她,可任谁听了那些个趣事儿都忍不住对机灵异常的小主子心生喜爱。 郡主六岁开始,王妃身子有了好转,便也开始进宫去看她,回来便十分欣喜。 只听她说郡主不像王爷说的那样贪玩爱哭,相反她小小年纪便知礼懂礼,有乃父之风。 王妃虽然欢喜,但随辛每次听完心里却是叹了又叹,王妃她只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孩子纵是女子,也该有“淇奥”之风。 她又哪里会想到,亲生母女难得见面却知礼懂礼,这便是生分了啊。 而今贴身伺候小主子,才看明白了这位殿下十分不喜多话,除了爱睡懒觉外,大多数时候是极好伺候的。 刚开始她还着急,可又不知从何提起,还是齐管家提醒了她,索性反正这九章王府就郡主一个主子。 在自家府内,便是睡上一天,也无人敢说上半分,更何况,这是回南。 随辛还在回忆往事,冷不防听到榻上闲坐了许久的人儿竟突然出了声,“阿姐近日催得越发急了,姑姑收拾两日,便该启程回京了”。 说话的女子瞧着极为年轻,满头青丝只以金环作扣,稍稍拢发,除此之外,便再无任何点缀。 一语方罢,她便折了手中信纸,复又道,“罢了,总还是要回的,略收拾收拾,明日便走吧”。 下方恭谨垂手的随辛难掩讶然,殿下从不是一会儿一个主意的性子。 斟酌再三,终是没忍住开了口,“殿下,可是京城有要事?” 走近桌前的少女将折好的信纸覆于烛上,火光一瞬大亮。 随辛借着这光恍惚间瞧见了眼前人似是在笑,只听少女漫不经心道,“一国公主连日早朝被御史催婚,姑姑以为,急是不急?” 随辛倏地俯身跪地,皇女荣宸,岂是一介奴才能随意谈论的,更莫说眼前少女问得如此直白。 伺候了她两年,心知她这会儿,既问了,必是得听个结果的,忙磕头道“奴婢不敢,奴婢逾矩了,请殿下责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