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拓跋鄢回以一杯酒后便行了个柔然之礼退回了座位旁坐下。 之后匈奴的八贤王、大燕国的三太子与四公主、乌孙国康居族的公主及祭司、楼兰国的宓公主、党项一族的太子等各国使节也纷纷依次起身向圣英帝行礼问安。 无论是作为曾经被大翌打败的战败国还是作为外邦使节,他们也都向泱泱上国表达了愿两国修兄弟之邦的美好愿望。 一时之间,殿内也有了几分安宁祥和的气氛。 诸国朝拜,大国气象,天家尊荣。 万乘宫内在座的每一个大翌臣子,看到此番景象,都不可能是不骄傲,不自豪的。 直到南疆来的那位瘦弱的南疆太子与明艳动人的嫡公主起身,殿内一瞬间就又十分默契地再一次安静了下来。 回南血战,在座的大翌百官虽然未曾亲眼得见,但骁勇善战的一代名将九章亲王因此战殉国,九章王妃更是紧接着便殉城而亡。 天下人人皆知。 而此时殿内坐着的武将无一不仰慕九章亲王军阵之才,也无一不敬仰神策大将军的军神之威。 文官面对着那样一位出生尊贵,且能征善战,尤其是从不恋栈权位的皇室亲王,自然也是人人心里都十分敬服的。 是以此刻,殿内无论是大翌人,还是外邦使节的视线都在不经意之间或多或少地放在了九章亲王府桌案的那一方。 郡主长安,是九章亲王的遗孤,也是九章亲王府唯一的骨血。 “南疆南怀泽。” “南怀意。” “恭祝大翌皇帝千秋万岁,愿南疆、大翌两国永为兄弟之邦。” “太子与公主远道而来,朕心甚慰。” “怀泽听闻大翌地广物博,如今有幸出使大翌,是怀泽的福分。” “太子客气了,既如此,不如太子便在盛京多留几日,好生欣赏一番我大翌的山河壮阔。” “谢翌皇。” 言谈之间十分会说话的南疆太子正准备回身走到自个儿的桌案旁时,他纵然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直在他身旁的嫡姐会与他相背而行。 于是南怀意就那样,在一殿人的目光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九章亲王府的桌案前,站定。 修昭见此顿时便收了面上一贯的笑意,他不敢擅自动作,怕坏了长安的计划,但他又更担心长安会被那南疆公主给刺激到了。 修昭比任何人都清楚,九章亲王的死,几乎是已经压垮了长安,长安现在是禁不得这般刺激的。 几乎是在南怀意步向慕长安的第一时间,容景阑就看向了慕长安的方向。 纵然他甚少在京行走,但他也知道,九章王府的郡主跟九王之间的父女关系极好。 他下意识地眉间微皱,直到看见慕长安的面色没有任何多余情绪时,他方才心里绷着的一根弦才稍稍松了几分。 之后,容景阑似乎已经在心里有了什么决定似的,气定神闲地敛了方才的几分担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