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罗子章和几位同僚一起上前来,罗子章道:“圣上,宋阁老办事一向严谨,这个折子到底是怎么递交的,微臣认为要再追查。” “怎么,各位爱卿也认为,朕拿到了这种奏疏后,会早朝都不过就立刻批了?” 几个人被吓的跪下来。 “圣上息怒,微臣并非此意,实在是事情蹊跷。”罗子章道。 方旭上前一步,躬身回道:“回圣上的话,宋阁老是松江人,他顾念家乡百姓生死,可以理解。” 松江没有遭水灾,可没有去过江南的人,谁知道松江和受灾严重的两淮距离多远,有什么区别? 总归都是江南。 这话一说,金殿里争执起来。 赵炽拍了桌子,呵斥道:“都闭嘴!” 他看向宋延徐,冷冷地道:“宋爱卿自从受伤后,身体大不如从前,朕再允你休息几日。” “好好养伤养身体吧。” 宋延徐老脸通红,磕头领罚,蹒跚出了金殿。 方旭和唐太文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愉悦。 “各位爱卿,军饷如何填补?” 马上就要入冬了,每年冬天军费消耗量都是最大的,也是战事最多的。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一个上午,结果就是腾挪别处的军饷,催收全国今年秋季税粮。 冯厉连奏三封奏疏要钱,赵炽暴躁不已。 九月中旬时,总算筹了两个月的军饷送去,可这一拖还是亏空了八月的。 赵炽疲惫不已,忽然看到桌案上贤王从汉中送来的信。 计春给他拆开来,赵炽看完顿时松了口气。 “还是贤王好。”赵炽道,“他说冯厉麾下所欠的八月军饷由他用今年汉中的税粮补,如果朕同意他就直接送去平凉。” 平凉和汉中很近。 贤王的汉中等于第三道国门。 “这太好了,圣上您总算能缓一缓睡个踏实的觉了。”计春笑着道。 赵炽颔首:“确实是。几个月了朕就没有好好睡过一觉。” 说着躺下来,想到什么问道:“齐王在做什么?” 三位王爷,庐州的宁王没有去封地,一直留在京城,醉心园林。 计春回道:“王爷还在衙门做捕头,听说又破获了两个案子,还是王爷亲自办的。”计春道,“王爷现在对办案格外喜欢上心。” 赵炽问道:“你说,朕让他再拿钱出来,贴九月的军饷,他会同意吗?” “这……圣上可以试试。”计春不敢鼓励赵炽,说你下令去,齐王一定同意。 别人的事好料,齐王的心思不好猜。 “他是朕的兄弟,应该帮朕分担。”赵炽对计春道,“你拟手谕送去济南。” 第二日手谕送过去,直到十月中旬,齐王的信才回。 两个字:没钱。 “他为什么没钱?”赵炽隐怒。 计春回道:“奴婢打听了,免了半年的税收徭役还投了两个书院实施着利民政策。” “估计啊,真没钱。” 还真没钱,齐王才去头一年,投了这么多钱出去还没钱进来。 “给他去信,让他回京过年。”赵炽没再追究钱的事,“按他回信的速度,得腊月才有消息了。” 计春应是,又将信送去了济南府。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