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修昭被她这么不轻不重地噎了一下倒是也没有发作什么,毕竟这对他而言属实平常,所以他全当是没听见她的那句话。 既然他也劝不了她了,干脆就讲一点实际的,于是少将军决定单刀直入。 “你需要我做什么?” “什么都不要做。”郡主殿下几乎是在少将军的话刚刚说完最后一个字就立马回了。 “什么?” 少将军其实也知道了她的意思,只是条件反射地又反问了一遍。 所幸今日的长安郡主倒是很好说话的,只听她十分耐心地又说了一遍。 “届时宴上无论是何情形,你什么都不要做,也什么都不要说。” 她越是这样说话,修昭反倒是越不安起来了。 “你究竟想做什么?” 这些话她说得倒是心无挂碍,只是听的人早就已经是五味杂陈了。 “安心,我之所以与你说这话,也是因了伴君如伴虎的缘故,我们毕竟也已经离京三年了。” 慕长安如今也不知道帝王的脾性与以往相比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改变。 只是若到时候真的触到了帝王逆鳞,她倒是无妨,但她担心帝王迁怒他人,尤其是她身边的亲近之人。 修昭无言,他这样既不同意,也不说不同意的沉默姿态,显而易见是一种无声的抗拒。 “阿昭,你是义父唯一的儿子。” 一记重锤落下,仿佛是所有的情绪都再也绷不住了,修昭倏地便抬头看着她沉声斥道。 “你还知道他是你义父!亏得你还知道在这世上你还有个义父!” 一室沉默。 这世上知道九章亲王是修少将军的义父的人,除了九王、忠勇大将军、修昭与慕长安之外。 统共也就只有九章王府里的两位齐管家和将军府的那位修管家了。 而这世上知道大翌忠勇大将军是九章王府慕长安的义父的人,如今尚且活着的满打满算的也就只有四个人了。 大将军、修昭、慕长安、齐大管家。 昔年武帝尚在时,作为忠勇大将军府的独苗苗的修少将军修栎被列为当时中宫嫡出的两位皇子的伴读接入宫中。 自始帝建国立制以来,帝国忠勇大将军之位极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它非侯爵之位,但可世袭,且侯爵之位有封号,却无实权,将军府则不然。 忠勇大将军府历代大将军都是要执掌京郊大营二十三万兵马的。 能够代代被帝王准许手握重兵,那该是怎样的荣耀,人人心里自然都是有一杆秤量着。 慕氏一族六百余年来掌天下命脉,那忠勇大将军府中的修氏一族便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六百余年。 所以当时的修栎无疑是身份贵重的,更何况他为人是出了名的豪爽仗义,这样的人自然是走到哪儿都是受人欢迎的。 至少明面上一直是如此,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因为在朝为官这么些年了,朝堂上从来没传出过修栎与什么人结过什么仇怨的闲话来。 自然,这是后话可暂且不提,只说当时作为皇子伴读的修少将军甫一进宫便得了武帝喜爱。 武帝自登基之日起便是重武轻文,所以对年纪尚幼但基本功扎实,而且又肯努力的小修栎可以说是十分喜爱的了。 更不要说后来太傅讲学时,在宫里的三个孩子每日同吃同寝,又一同进学,一起下学,玩伴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 第(1/3)页